構成校準測量不確定度的因素有:校準所使用的標準器具、被校準儀器、操作人員、所使用方法、環境因素等。所有的記錄應真實可信、清晰明了,并以便于存取的方式存放和保存在具有防止損壞、變質、丟失等適宜環境的設施中。應規定記錄的保存期。為了保證所配置的資源滿足所開展的工作的要求,安徽計量,機構必須提供所開展的檢定、校準和檢測服務項目的一覽表。一覽表的內容有開展項目的名稱、測量不確定度或者允許誤差、 測量范圍、檢校依據等信息。
“校準測量能力”是指一個機構通常提供給用戶的1高測量水平,它用包含因子k=2的擴展不確定度表示,有時也稱為“1佳測量能力”。檢定、校準和檢測三者之間的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對象不同,儀器計量,活動不同,計量檢定機構,目的不同。所有的記錄應儲存于安全的地方。
執行計量檢定的機構必須滿足四個基本條件:
(1)有經過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或授權部門考核合格的計量標準,計量校準公司,該計量標準一定是在檢定合格的周期內;
(2)有可依據的有效的計量檢定規程;
(3)有經過考核合格的計量檢定人員;
(4)檢定傳遞的量值必須符合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檢定系統》所規定的準確度等級劃分要求。
經計量檢定的計量器具,檢定機構要出具合格與否的證明(檢定證書或檢定結果通知書),證明其各項計量特性是否已經符合法定管理的要求。
您好,歡迎蒞臨合肥科準,歡迎咨詢...
![]() 觸屏版二維碼 |